技術文章
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,在日前舉辦的牛奶行業內部研討會上,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表示,我國現有的奶業標準zui低,這主要是因為被個別大企業綁架;而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丁木德則認為,制定牛奶質量標準要從國情出發。業內資深專家建議,中國應該大力提倡巴氏奶,消除現有常溫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。
奶業標準越調越低
王丁棉說,在2010年以前,我國牛奶的標準是每毫升細菌總數50萬個,而蛋白質是每百克2.95克。2010年調整國家牛奶質量標準時,曾征求地方奶協和專家的意見,但提出的意見95%都沒有被采納。他認為中國奶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。
王丁棉說:“生奶、常溫奶、巴氏奶這樣的標準都是幾家乳品大企業起草的:細菌總數調到200萬個每毫升,而蛋白質調到2.80克每百克。”
王丁棉介紹,過去中國的牛奶質量標準在世界范圍就不算高,如今中國牛奶質量標準,其中的細菌總數跟2010年前相比,每毫升提高了150萬個,而蛋白質含量每百克降低了0.15克。王丁棉說:“這個標準是zui差、zui低的標準。”
照顧戶奶農利益
對于王丁棉的這些說法,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并不認可。作為衛生部修改牛奶標準的專家組成員,那達木德認為中國奶業的現狀要取決于國情。
那達木德稱:“我們國家72%牛奶由散戶生產。春夏兩個產奶旺季,北方絕大部分地區生產的牛奶,蛋白質含量達不到2.95克每百克。這樣的話,牛奶都要倒掉了。農業部做了大量的調研,主要從國情出發,照顧zui大多數奶農的利益,于是把標準降低了一些。”
“標準中的細菌總數上調,也是考慮到農民散養奶牛的環境現狀。”那達木德說,“因為養殖環境較差,如果細菌總數標準按50萬個每毫升來規定,絕大多數散戶達不到標準。在這種情況下,定格200萬個每毫升,就能保證奶農生產出合格的奶。
長沙湘智離心機有限公司專業供應乳脂離心機!
來源:離心機